2012年2月22日星期三

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種因體內胰島素绝对或者相对不足所导致的一系列临床综合症。糖尿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下降(「三多一少」),以及血糖高、尿液中含有葡萄糖(正常的尿液中不应含有葡萄糖)等。

世界卫生组织将糖尿病分为四种类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續發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虽然每种类型的糖尿病的症状都是相似甚至相同的,但是导致疾病的原因和它们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却不同。不同类型的糖尿病都会导致胰腺中的β细胞不能产生足量的胰岛素以降低血糖的浓度,导致高血糖症的发生。1型糖尿病一般是由于自体免疫系统破坏产生胰岛素的β细胞导致的;2型糖尿病是由于组织细胞的胰岛素抵抗(通俗地说,就是细胞不再同胰岛素结合,使得进入细胞内部参与生成热量的葡萄糖减少,留在血液中的葡萄糖增多)、β细胞功能衰退或其他多种原因引起的;妊娠期糖尿病则与2型糖尿病相似,也是源于细胞的胰岛素抵抗,不过其胰岛素抵抗是由于妊娠期妇女分泌的激素(荷尔蒙)所导致的。

目前,1、2型糖尿病尚不能完全治愈,但是自从1921年医用胰岛素發现以来,糖尿病得到了很好的治疗和控制。目前糖尿病的治疗主要是饮食控制配合降糖药物(对于2型糖尿病)或者胰岛素补充相结合治疗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通常在分娩后自癒。

糖尿病可以引起多种并发症。如果糖尿病没有得到足够的控制,可以引起一些急性并发症,如低血糖症(hypoglycemia)、酮症酸中毒(ketoacidosis, DKA)、非酮高渗性昏迷(nonketotic hyperosmolar coma)。严重的长期并发症包括: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衰竭(又称糖尿病肾病,是发展中国家成年人中血液透析的主要原因)、视网膜病变(又称糖尿病眼病,可致盲,是发展中国家非老龄成年人致盲的主要疾病)、神经病变及微血管病变。其中,微血管病变可能导致勃起功能障碍(阳痿)以及伤口难以愈合。而足部难以愈合的伤口则可能导致坏疽(俗称“糖尿病足”),进而导致患者截肢。如果糖尿病得到了足够的控制,并且对血压充分控制并结合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不吸烟,保持健康的体重等),则可以在有效的降低罹患上述并发症的危险。

世界卫生组织2011年的的报告指出全世界有3.46亿人患有糖尿病,2004年估计有340万人死于高血糖引起的后果,超过80%的糖尿病死亡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


病因及类型
糖代谢


因为胰岛素是调节大多数组织细胞(主要是肌细胞和脂肪细胞,不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元细胞)吸收葡萄糖的主要激素,所以胰岛素缺乏和细胞受体对胰岛素不敏感在所有类型的糖尿病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大多数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在几个小时之内就会被转化成葡萄糖单醣——一种在血液中主要的碳水化合物。也有一些碳水化合物不能转化,例如果糖(fructose),虽然其也能作为细胞能量来源,但是并不会转换为葡萄糖,也不参与胰岛素-葡萄糖调节机制。另外,纤维素也不能被转换成葡萄糖,虽然其是由许多葡萄糖分子组成的长链,这是因为人类和许多动物的消化道没有能力消化它。

当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升高时,比如饭后,β细胞就释放胰岛素到血液中。胰岛素使得大多数的细胞(通常的估计是全身2/3的细胞,包括肌细胞和脂肪组织)从血液中吸收葡萄糖作为他们的能量,或者转化成其它人体所需要的分子,或者储存起来。

胰岛素也是葡萄糖和储存于肝脏和肌肉细胞中的肝醣之间相互转换的主要控制信号,血糖浓度降低既会导致胰岛β细胞减少释放胰岛素,也会降低葡萄糖向肝醣的转化。

高胰岛素水平可以加速多种生化合成的过程,比如细胞的生长和分裂、蛋白质合成和脂肪形成等。


糖尿病诊断标准
2006世界卫生组织标准 

 条件              餐后两小时血糖                  空腹血糖
               毫摩尔/升(毫克/分升)        毫摩尔/升(毫克/分升)
正常                  <7.8 (<140)                       <6.1 (<110)
糖尿病              ≥11.1 (≥200)                      ≥7.0 (≥126)

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ADA)2010年的推荐标准,满足以下任何一条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 空腹血浆血糖在7.0毫摩尔/升 (126 毫克/分升)或以上;
    * 在口服糖耐量试验中,口服75克葡萄糖2小时后,血浆             糖在11.1毫摩尔/升 (200毫克/分升)或以上;
    * 有高血糖症状,并且随机血浆血糖在11.1毫摩尔升                         (200毫克/分升)或以上;
    *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在6.5或以上。
 

 糖尿病之種類
1型糖尿病

    主条目:1型糖尿病

也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病状通常出現在兒童或青少年时期。可能是一种自體免疫性疾病。在这情况下,身体的免疫系统对体内生产胰岛素的β细胞做出攻击,最终导致体内无法生产胰岛素。患者需要注射外源性的胰岛素来控制体内的血糖,這是一種由先天家族遺傳的疾病。


2型糖尿病

     主条目:2型糖尿病

也称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常出现在成年人(特別是肥胖症患者)身上,其病症会導致消瘦。

病因包括:

    胰島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使到身体不能有效地使用胰岛素。
    胰岛素分泌的減少,无法满足身体所需。

早期第二類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如健康饮食,适量运动等)来控制糖尿病。大多数患者可通过口服降糖药物来帮助控制体内血糖。一些第2類糖尿病患者需要胰岛素注射。


妊娠期糖尿病

    主条目: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ebetes Mellitus,GDM),是围产期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可能导致胎儿发育畸形、胎儿宫内窘迫、胎死宫内新生儿低血糖、巨大儿以及难产或者死产等并发症。

诊断标准:

妊娠24~28周时,若使用兩階段檢測先进行50克的葡萄糖筛检(口服),若是異常則進行100克口服葡萄糖量(口服)试验,分别测量空腹、餐后1小时、2小时及3小时的血糖浓度,若

    空腹>95 mg/dL (5.28 mmol/L);
    餐后1小时>180 mg/dL (10.00 mmol/L);
    餐后2小时>155 mg/dL (8.61 mmol/L);
    餐后3小时>140 mg/dL (7.78 mmol/L)

符合其中的两项或者两项以上,即可诊断妊娠糖尿病。


其他类型糖尿病

一些糖尿病导因有别於第一型,第二型和妊娠糖尿病,这包括:

    β细胞基因缺陷(β细胞分泌胰岛素)
    遗传性胰岛素抗拒
    胰脏疾病
    荷尔蒙失调
    化学或药物导致



糖尿病所引致之併發症
经过光凝治疗的糖尿病患的視網膜

糖尿病的并发症主要表现在全身微循环的障碍,可以发生在心臟血管、腦血管、眼的視網膜、四肢周邊血管及腎臟,也可引起神經病變:

    糖尿病視網膜病变:长期的高血糖环境会损伤视网膜血管的内皮,引起一系列的眼底病变,如微血管瘤、硬性渗出、棉絮斑、新生血管、玻璃体增殖甚至视网膜脱离。一般糖尿病出现十年以上的病人开始出现眼底病变,但如果血糖控制差,或者是第一型糖尿病的患者则可能更早出现眼底病变,故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到眼科检查眼底。
    糖尿病肾病:可分成五個階段,最終可能引致腎衰竭。
    糖尿病足:初期只是腳部傷口難於癒合,若處理不當可引致截肢。





治疗和控制

总的治疗原则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包括饮食控制、体育锻炼和减轻体重,并配合一定的药物治疗,以达到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的目的。

对于严重的第2型糖尿病且嚴重肥胖的患者,最近发展了一种胃绕道手术(Gastric Bypass Surgery)手术,可以显著改善其血糖水平。


 饮食原则

    * 避免肥胖,维持理想且合适的体重。
    * 定时定量,每餐饮食按照计划份量进食,不可任意增减。
    * 少吃油煎、炸、油酥及猪皮、鸡皮、鸭皮等含油脂高的食物。
    * 烹调多采用清蒸、水煮、凉拌、涮、烤、烧、炖、卤等方式。 不可太鹹,食盐摄入量6克以下为宜
    * 饮食不可太鹹,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例如腰花、肝、肾等动物内脏类食物。
    * 烹调宜用植物性油脂。
    * 配合长期性且适当的运动、药物、饮食的控制。
    * 尽量减少赴宴,必要时,注意选择食物的种类及分量。
    * 糖尿病患者由于特殊的体征表现及病理情况,其在饮食上要有特别注意,米饭水果要适当食用,尤其甜食要格外注意。宜吃五谷粗粮;豆类制品食物;香菇、南瓜、苦瓜等。不宜糖类、动物脂肪及高胆固醇食物;忌嗜酒。
    *忌辛辣;戒烟限酒。
    *进餐时,要专心吃;咀嚼要细嚼慢咽,不可狼吞虎咽;不要用菜汁泡饭吃;不要吃剩饭;饭后立即刷牙漱口。

糖尿病人饮食禁忌

  1、不适宜吃精粮;动物内脏、蟹黄、鱼卵、鸡皮、猪皮、猪肠;花生、瓜子、核桃、松子、甘蔗、水果、土豆、芋头、 甘薯、藕、淀粉、荸荠等。

糖尿病的饮食建议

  1、菜肴少油少盐 糖尿病人应选少油少盐的清淡食品,菜肴烹调多用蒸、煮、凉拌、涮、炖、卤等方式。烹调宜用植物油,尽量减少赴宴。在赴宴时也要尽量按照平时在家吃饭时的量和食物间的搭配来选择饭菜。    
   2、“多吃肉、少吃饭”并不科学 有人认为肉是蛋白质,饭才是糖,因此,多吃肉不会引起血糖升高。其实不然,肉到体内也能转变成糖和提供脂肪。糖尿病患者每日胆固醇摄入量应小于200毫克,要限制动物性脂肪及含饱和脂肪酸高的脂肪摄入,少吃油煎、炸食物及猪、鸡、鸭、腰花、肝、肾等动物内脏类食物。    
  3、进餐定时定量 注意进食规律,一日至少进食三餐,而且要定时、定量,两餐之间要间隔4-5小时。注射胰岛素的病人或易出现低血糖的病人还应在三次正餐之间加餐2-3次,可从三次正餐中拿出一部分食品留做加餐用,这是防止低血糖行之有效的措施。  
 4、无糖糕点也要控制 虽然无糖糕点不含蔗糖,但糕点是淀粉做的,同样会产生热量,故不能随便多吃。   
 5、多食用粗粮 在控制总热量的前提下,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55%-60%左 右。日常饮食中,糖尿病患者宜多选用复合碳水化合物和粗粮,尤其富含高纤维的蔬菜、豆类、全谷物等。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单糖类的摄入要严格限制,如蔗 糖、麦芽糖、葡萄糖等以及含这些糖类较多的食品。为了改善口味,糖尿病病人宜选用不产生热量的甜味剂,如木糖醇。

低糖低热量素菜谱

烩酸菠菜    主料:菠菜250克。佐料:酱油5克,醋5克,盐4克,香油5克,味精1克,团粉10克。制作方法:将菠菜洗净,切成寸段。锅内放肉汤煮开,加入菠菜、盐和味精,并把团粉用酱油、醋调匀放入汤中,开锅即熟。进食前淋上香油。成品的营养成分:热量130千卡,蛋白质6克,脂肪6克,碳水化合物13克。特点:酸滑利口,有宽肠润燥的作用。   
口蘑烧白菜    主料:口蘑5克、白菜250克。佐料:酱油10克,盐4克,植物油10 克,白糖2克。制作方法:温水浸泡口蘑,去蒂洗净,留用第一次浸泡的水。白菜洗净,切成寸段。油锅熬热后,下白菜煸至半熟,再将口蘑、酱油、盐、糖放入, 并加入口蘑汤,盖上锅盖,烧至入味即成。成品的营养成分:热量155千卡,蛋白质克,脂肪10.5克,碳水化合物10克。
  
绿色蔬菜

素烧冬瓜    主料:植物油9克,盐5克,香菜5克。制作方法:冬瓜去皮切成长方块。将香菜洗净切 成小段。油锅烧热后,下冬瓜煸炒,待半熟,稍加水,盖上锅盖烧开,加香菜和盐即成。成品的营养成分:热量109千卡,蛋白质1克,脂肪9克,碳水化合物6 克。特点:清素适口,有消脂利水的作用。   
素炒小萝卜    主料:小萝卜200 克。佐料:香菜、青蒜各10克,植物油9克,酱油10克,盐5克,葱、姜各2克。制作方法:将萝卜洗净,切成滚刀块。油锅烧热后,放入萝卜煸炒几下,放入 各种佐料,加少量温水,盖上锅盖烧热。起锅时撒上香菜和青蒜。成品的营养成分:热量130千卡,蛋白质2克,脂肪10克,碳水化合物8克。

低糖低热量荤菜谱

  虾仁炒油菜    主料:鲜虾仁50克,油菜200克。佐料:植物油9克,团粉、酱油和盐各5克,,料 酒3克,葱、姜少许。制作方法:虾仁洗好,用料酒、酱油和团粉拌匀,油菜洗净切成寸段,油烧热后先下虾仁煸炒几下起出,再煸炒油菜至半熟,加入其它佐料, 倒入虾仁,旺火快炒即可起锅。成品的营养成分:热量182千卡,蛋白质16克,脂肪10克,碳水化合物7克。  
  牛肉丸子汆冬瓜   主料:牛肉末100克,冬瓜250克。佐料:酱油、香油、盐各5克,葱、姜少许。制作方法:牛肉末用葱、姜、酱油调匀。水煮开,将牛肉末挤成丸子放入锅中,随即放冬瓜和盐,煮至熟透,浇上香油即成。成品的营养成分:热量198千卡,蛋白质21克,脂肪10克,碳水化合物6克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