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英语:fatty liver disease,简写FLD),又叫肝积脂病或肝性肥胖症,是可逆转的病情。大甘油三酸酯脂肪液胞通过脂肪变性(steatosis)积累在肝细胞(Hepatocyte)。这是用鵝制作鵝肝(法文:Foie gras)的理想状况。虽然有不同原因,但一般认为脂肪肝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发生在酗酒和肥胖(不管有没有胰岛素抵抗效应)人群的单一疾病。脂肪肝还与其他影响脂肪代谢的疾病相关。从形态上很难分辨酒精脂肪肝和非酒精脂肪肝,它们都在不同阶段显示微囊泡和巨囊泡脂肪改变。
病因
脂肪肝主要与相关酒精和代谢综合征(糖尿病、高血压和血脂障碍(Dyslipidemia))有关。但也可能是下列一种或多种原因[1][2]:
* 代谢:無β脂蛋白血症(Abetalipoproteinemia)[3]、糖原贮积病(glycogen storage disease)、复发性发热性非化脓性结节性脂膜炎(Weber-Christian disease)、Wolman氏病、妊娠急性脂肪肝(acute fatty liver of pregnancy)、脂肪营养不良(lipodystrophy)
* 营养:营养不良、完全肠胃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体重减轻(過度減肥)、再喂养综合征(refeeding syndrome)、小腸繞道手術(jejuno-ileal bypass)及伴有细菌过渡生长(Small bowel bacterial overgrowth syndrome)的空腸胃绕路手术(gastric bypass)、憩室病(diverticulosis)
* 药物和毒素:胺碘酮、氨甲蝶呤(methotrexate)地尔硫卓、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糖皮质激素, 三苯氧胺(tamoxifen)、环境肝毒素(hepatotoxin,如磷、毒蘑菇)
* 其它:炎症性肠病、HIV、丙肝特别是基因型3.
诊断
脂肪肝的诊断主要通过影像学检查(B超、CT等)、肝功能化验以及实现室检查来确诊,同时患者可以通过临床表现来判断自己是否患有脂肪肝,通常脂肪肝的临床表现有食欲不振、乏力、恶心呕吐、腹胀、肝区隐痛以及肝脏肿大等,如果只是通过单一的肝功能化验检查转氨酶升高,患者还应该通过其它检查排除是否因为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结核等导致转氨酶升高。
治疗和预防
曾经有报道重度脂肪肝患者在长时间减肥后会痊愈[4] 下面介绍的18条措施,在脂肪肝的自疗自养中是非常重要的[來源請求]:
1、绝对禁酒。
2、选用去脂牛奶或酸奶。
3、每天吃的鸡蛋黄不超过2个。
4、忌用动物油;植物油的总量也不超过20克。
5、不吃动物内脏(即下水、下货)、鸡皮、肥肉及鱼籽、蟹黄。
6、忌食煎炸食品。
7、不吃巧克力。
8、常吃少油的豆制品和面筋。
9、每天食用新鲜绿色蔬菜500克。
10、吃水果后要减少主食的食量,日吃一个苹果,就应该减少主食50克。
11、山药、白薯、芋头土豆等,要与主食米、面粉调换吃,总量应限制。
12、每天摄入的盐量以5--6克为限。
13、葱、蒜,薑、辣椒等“四辣”可吃,但不宜多食。
14、经常吃鱼、虾等海产品。
15、降脂的食品有:燕麦、小米等粗粮,黑芝麻、黑木耳、海带、发莱以及菜花等绿 色新鲜蔬菜。
16、晚饭应少吃,临睡前切忌加餐。
17、每天用山楂30克、草决明子15克,加水1000毫升代茶饮。
18、如果肪肝引起肝功能异常,或者转氨酶升高时,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脂药、降酶药物和鱼油类保健品,但不宜过多服用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